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从与智能软件的一次互动谈起 [打印本页]

作者: 李听圃    时间: 2024-1-16 18:15
标题: 从与智能软件的一次互动谈起
                                              从与智能软件的一次互动谈起

与智能软件360智脑开展过多次互动,感觉中国技术人员十分努力,智能技术在飞速提高,不客气的说,他们已经接受了中国文化人批评,肩负起了自己的历史责任。许多方面进行了改进,可以深切体会他们的奋斗历程和显著的进步。对于祖国经典文化和智能技术的结合还有一个不少的困难,特别是他们没有先例、经验可以借鉴。完全是在深水区摸索前行,就已取得的成果来看,他们的工作值得尊敬。也值得骄傲。请看下例一首诗的最后一个回复有如下一段对话:

原诗如下
王玉孚 吉林
岁云暮矣愧如吾,长卧边乡旧酒徒。
未得传家留翰墨,惟思种秫足觞壶。
穷诗徒自衰双鬓,晚境宁忘向五湖。
尽把形骸供世笑,无妨人唤老狂夫。

我要求智能人:
请你写一首同题诗
360智脑回答
岁阑天欲雪,吾道畏前途。
酒醒三更梦,诗成万里孤。
风尘淹岁月,翰墨愧功夫。
回首江南路,渔樵同里闾。
我奇怪其写的有很大的进步问到:
这首诗不错,有格调,感觉比之前有很大的进步。请问是谁写的?
360智脑回答:
这首诗是我根据您提供的诗句整理而成的,作者并非一位具体的著名诗人。

这就令我感慨了。记得月前他们的对诗词创作的回复,不要说格律和押韵,连字数的规范都不懂。写出的全是长短句。令人无语。现在像模像样的一首五律,虽然还有些重字小毛病,最后一句押韵也有问题。至少是排律的格式了。难道还不能算是进步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艺术博大精深,不会简单的就能以大数据技术的逻辑和规则简单表达出来,更不能依靠外国的科技人员来开发,必须依靠我们中国的技术人员刻苦努力,找到解决办法,啃下这块硬骨头。为祖国的文化进步,为精彩的传统艺术开辟一个新的时代。期待中国的智能技术人员继续努力。盼望你们攀登这个高峰,期待着你们取得更大的成就!
       这就是我感到他们有很大进步的原因。朋友你看呢?
附原文:
四季歌文学社区诗联专栏岁阑书怀 - Powered by Discuz!  http://www.shijiwenxue.top/forum ... 1&extra=#pid1384522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www.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