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小茶馆内外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铁风    时间: 2023-4-9 20:47
标题: 小茶馆内外故事
本帖最后由 铁风 于 2023-4-9 20:52 编辑

             小茶馆内外故事
      在娃娃站,我又新结识胡同里一个小我一岁的小伙伴,他脖子右边长个与我玩的玻璃珠一样大小的包。大人说是筋包,我就给他起个绰号“小金包”。
     “小金包”家在胡同口西头开了个茶馆。三间房打通,摆了二十多张长条茶桌。每桌可坐十来个人,到晚上座无虚席。上午不开业,下午人比晚上少一半,来人边喝茶边听评书。说书人坐在中间靠南墙的一个木台上,台上一桌、一椅、一位说书人,他手持一把折扇,惊堂木一拍,演绎出一个个惊天动地的故事。
      “小金包”在家常帮忙给客人端茶送水,还有一个专属他个人的活,就是晾晒茶叶。每天将下午客人喝过的茶叶收集、过虑出来,再晒干加入新茶,或加苿莉花辨再用。下午来听书的都是有闲人,有钱、有闲暇时间。他们喝茶都是自带的好茶叶。长大了才明白这纯属不道德的奸商行为,小时候却不懂,常帮他干活。活很简单,在我住的大院内找块干净的地方,铺上凉席,他将一小桶湿茶倒在上面摊开。每隔一段时间去翻动、翻动,用不上半天就晒干了。
      我俩一边看茶,一边玩,有时他给我讲故事。别看“小金包”比我小,肚里的故事比我多,嘴又巧,讲起故事来一套、一套的。他一双又明又亮的大眼睛,讲到兴奋处两眼直放光。一次我俩想到茶叶就是树叶,大概是较小的树叶。那较大的树叶是什么树叶?
             故事一、最大芭蕉叶,枪毙也要说
       有一位将军,手下有个勤务兵,十五,六岁,长得俊俏,聪明灵利,手脚勤快又十分乖巧。很讨将军喜欢。但他有一毛病,就是总爱插接别人说话,不分场合,接过来就说。将军与亲友聊天时,他也不分大小总爱要接话把,显示他的小聪明。
      将军以为他还是孩子并未深责,只是教育他,大人谈话小孩子接话把,不礼貌。也让他这当将军的在亲友面前很丢面子。可他屡教不改,将军震怒了对他厉声说:“有客人来,你再接话把,拉出去枪毙!”他吓得小脸发白,再也不敢接话把了。
     一天,将军家又来了客人,两人饭后一边喝茶一边聊天。由茶叶聊到树叶,又争论什么树叶大。勤务兵在旁端茶送水侍候着。听两人争论树叶大小,眼珠乱转,一会眼珠不转了,脸却渐渐地红了。这边将军与客人继续各自讲,见到的各种大树叶…勤务兵在那站立不安,急得直蹉脚,还呼哧呼哧直喘粗气,脸憋得越来越红。突然,勤务兵冲到将军与客人面前,大声喊:“最大芭蕉叶!枪毙也要说!”将军与客人哈哈大笑。
             故事二、一个小偷的故事
        有一天茶馆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衣着鲜亮,脚蹬大马靴。喝过茶付钱时,发现装钱的皮夹子不见了。记得在茶馆门前下马车,给车夫付完车费时装进怀里的。听书吃茶,坐在这哪也沒去,钱夹子怎会不见了?这客人有身份,很冷静沒有声张。只让人悄悄将茶馆老板找来,小声说明了情况。
      老板也觉得事情严重,茶馆有小偷影响恶劣,声张出去名誉不好,以后谁还来听书。老板问明了钱夹大小形状后,安慰他说请继续听书喝茶,帮助找一找,看看是不是周围有人看见、拾到。
      又听了两段书,大约过了一个小时。老板来了说实在抱歉,找人问过了都说沒看见,又对客人说您是否放错地方,忘了,再找找看看。客人无奈只好将怀里衣袋、外衣袋又翻了一遍,不见钱夹子。老板又提醒,还爱随手将钱夹放什么地方?他低头看了马靴,见右腿靴子桶微微凸起,伸手一摸将皮夹子摸了出来大喜过旺。他是有随手将钱夹子塞入靴子桶的习惯,那仅在平时骑马时取用方便,这次下马车时明明记得将钱夹放在怀里了。心存疑虑,但仍面帯笑容连声说:“这记性太差了!太差了!”连表歉意。
      这客人从此常来听书、喝茶。与茶馆老板成了朋友才知道事情的真像:
      那日他下马车掏皮夹子付马车费,就让茶馆门口一个小偷描上了。他进茶馆门时,小偷迎上前往他身上轻轻一撞就得手了。他与茶馆老板讲明情况后,在等待过程中,有一客人端着一杯茶,从他身边走,不经意被他伸出的脚绊了一下,茶水洒在马靴上。那人连声道歉,并掏出手帕蹲下身,将他靴子上的茶水擦净,钱夹子就回到了他靴子桶里了,那人就是小偷。原来在他等待那段时间,茶馆老板找到了管这片治安的警察,警察很认真,通过手下的线人找到这个小偷,迫使他将钱夹又偷偷地还了回来。
           故事三、精彩评书
       我与“小金包”要好的玩伴,他家人对我很好。我可以自由出入茶馆听评书。下午我可以坐在茶桌旁,晚上人多我搬个小板凳坐在台前。上学前两年我就迷上了评书,上学了只要有时间我就往茶馆跑。这期间我听了一部又一部书:《楚汉相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水浒传》、《说岳全传》、《杨家将》、《呼家将》、《明英烈》、《施公案》、《彭公案》、《三俠五义》、《小五义》、《七剑十三俠》、《儿女英雄传》……项羽、关羽、张飞、赵云、秦琼、尉迟恭、罗成、岳飞、杨六郎、呼延庆、武松、常遇春、胡大海……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人物,让我开阔了视野长了见识。
       一部书一般能说上一个月,換演员说下一部书。但也有例外,那位头发花白,面色红润,口中镶着一枚金牙,平时笑容可掬的演员。后来演《创业》著名电影演员李仁堂就长得像他,仪态风度像他,说话声音也像他的那位。就一连说了《三国演义》《说岳全传》《杨家将》等几部书。部部书说得令人拍案叫好,我最喜欢听他的书了。
       我刚上小学那段时间,他开始说《三国演义》。一段“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更让我对他说的评书着迷:曹操、刘备与各路诸侯,一齐讨伐奸臣董卓。被董手下大将华雄,未及三合一连斩杀了祖茂、俞涉、潘凤三员上将,锐不可挡。中军大帐内众诸侯面有惧色。当时尚未有名,只是刘备手下一个小小的马弓手关云长请战:“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
      诸侯中袁术大声喝道:“你欺我们诸侯没有大将吗?不自量的小小马弓手也敢说大话,给我打出去!”袁术的兄弟袁绍也说:“让一个小小的弓手出战,必定被华雄耻笑,也太沒面子啦!”
      曹操识人,见关云长身长九尺,髯须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宏钟,仪表堂堂。便力排众议说:“此人既敢请战,必有勇略。仪表不俗,华雄怎么会知道他官小是马弓手?”关云长又表态说:“如不战胜华雄,请斩我的头!”曹操准战,并倒了一杯热酒让关公喝了再上马出战。关云长放下酒杯说:“酒且留下,我一会就回。”出大帐提刀上马。
      说得最精彩是下面这部分:只见他展开折扇挡住嘴,一阵马蹄声踏踏响起由近而远,清清楚楚在耳边响起…紧接着远处又传来隆隆战鼓声、厮杀呐喊声。如天塌地陷,岳撼山崩。一会喊声渐息,马蹄声由远而近,越来越大,伴有叮铃叮铃,清晰的鸾铃声。一声马嘶后,一物掷地声起。他放下折扇,讲道:关云长下马进帐,将华雄头掷在帐中地下,取过那杯酒,酒没凉,还温热,他一扬头一口喝下。说到这,书场叫好声、鼓掌声起伏不停。后来懂得那叫“口技”。讲故事配上“口技”真是精彩迷人。
        面对如此火爆场面,我常听得如醉如痴。久而久之我十分迷恋上茶馆,每日下午、晚上必去,成了常客。
有时轮到下午班上课,听书着迷忘记了时间,常迟到或旷课。那位说书老先生知道我这事,和颜悦色劝我: “下午来听书的都是闲人,你可不是闲人,是精力充沛少年郎。你要上学,要读书。”“我讲的故事书上有,会读书了可自己看,比我讲得好的书,世上很多很多……”说得我脸通红,下午再也不敢逃课,去茶馆听书了。
      平时与他混熟了,闲暇我常爱把玩那块紫檀的醒木。那天他特意教我一首,有关“醒木”的打油诗:
  一块醒木上下分,上至君王下至臣。
  君王一块掌文武,文武一块管黎民。
  圣人一块传儒教,天师一块惊鬼神。
  僧家一块道佛法,道家一块讲玄门。
  一块落至江湖手,八方流浪劝世人。
当他念“一块落至江湖手,八方流浪劝世人。”时,表情变得严肃,眼里隐含着泪花。当时我十分不解,多少年后我长大了懂事了。再念这醒木诗,我才体会到,他当时迫不得已流落江湖的心境,理解了他对我良苦用心,遐思中双眼也止不住湿润……    
     后来年级升高了,功课忙作业多,晚上也很少去茶馆了。课余我找来了《三国演义》原著,钻了进去。特别是看到关云长斩华雄那段,书里写得也很动人,可总觉得还是那老先生他评书中讲得精彩。再后来小茶馆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了,我常常想起他。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23-4-9 21:25
铁风兄对书茶馆的描写也是惟妙惟肖。
蕉叶的故事我在一本旧书上看到过。更具体的是主人的朋友咬定说莲叶最大,还随口吟了一首诗,仆人反驳他时也引了典故。
小偷的故事我听父母讲过一个类似的。
过去北京也有很多此类书茶馆,后来电台也播送评书。艺术家王杰魁被称为“净街王”,就是说电台播放他说书的时候大家都去听,街上没有人了。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23-4-9 21:54
那年代茶馆的纪实,开眼界长见识了!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23-4-10 00:06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23-4-9 21:54
那年代茶馆的纪实,开眼界长见识了!

近年来北京偶尔也有说书的场所,但是持续时间都不久。现在最活跃的是连丽如及其弟子们,在宣南书馆和老舍茶馆演出(也可以喝茶)。连丽如的父亲连阔如先生(早已逝世)是我所听过的最好的评书演员。
作者: 叶寿桢    时间: 2023-4-10 16:26
      一块醒木上下分,上至君王下至臣。
  君王一块掌文武,文武一块管黎民。
  圣人一块传儒教,天师一块惊鬼神。
  僧家一块道佛法,道家一块讲玄门。
  一块落至江湖手,八方流浪劝世人。
这首醒木打油诗说得实在太好了,欣赏学习!
作者: 铁风    时间: 2023-4-10 19:36
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23-4-9 21:25
铁风兄对书茶馆的描写也是惟妙惟肖。
蕉叶的故事我在一本旧书上看到过。更具体的是主人的朋友咬定说莲叶最 ...

西窗兄晚上好,我儿时住沈阳大北街铁岭道胡同柏家大院,小茶馆在西胡同口。认识小金包后在他家茶馆学前听评书两年,上小学后听了三年,这五年听评书无数部太过瘾了,开扩了视野,接触了书中不少鲜活的人物,老了回忆起那段时光心情仍很愉悦。真是太开怀了,太美好了。我儿、孙没有我那快乐的童年。
作者: 铁风    时间: 2023-4-10 19:42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23-4-9 21:54
那年代茶馆的纪实,开眼界长见识了!

那时看电影,看戏都是阳春白雪者,在茶馆晚上听评书的,特别挤在窗外的大多数是下里巴人。
作者: 铁风    时间: 2023-4-10 19:44
叶寿桢 发表于 2023-4-10 16:26
一块醒木上下分,上至君王下至臣。
  君王一块掌文武,文武一块管黎民。
  圣人一块传儒教,天 ...

是说书先生念叼的,朋友你喜欢就好。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23-4-11 00:00
铁风 发表于 2023-4-10 19:42
那时看电影,看戏都是阳春白雪者,在茶馆晚上听评书的,特别挤在窗外的大多数是下里巴人。

是这样!不过现在能够坚持听长篇大书的人不多了,据说说书人也想借助例如网络了。
作者: 叶寿桢    时间: 2023-4-11 09:47
铁风 发表于 2023-4-10 19:44
是说书先生念叼的,朋友你喜欢就好。

八方流浪还能想到要去劝世人,这谈何容易?你不转述,这首好诗可能就失传了,现在至少还可以传些日子,先生功不可没!
作者: 三庸秀才    时间: 2023-4-11 14:46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23-4-11 15:21
我只是在书上电视上看过,乡下是没有的。
作者: 铁风    时间: 2023-4-20 19:50
三庸秀才 发表于 2023-4-11 14:46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秀才也爱听评书啊!回贴晚了见谅。
作者: 铁风    时间: 2023-4-20 19:52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23-4-11 15:21
我只是在书上电视上看过,乡下是没有的。

东北乡下人也听不到评书,常看二人转。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23-4-22 00:34
铁风 发表于 2023-4-20 19:52
东北乡下人也听不到评书,常看二人转。

现在少了,前些年电视和广播都经常播出。北方比较有名的演员有袁阔成、单田芳、田连元、刘兰芳和连丽如。记得我和同事们出差时还带着收音机,为了收听单田芳《隋唐传》里四平山大战的情节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23-4-22 06:47
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23-4-22 00:34
现在少了,前些年电视和广播都经常播出。北方比较有名的演员有袁阔成、单田芳、田连元、刘兰芳和连丽如。 ...

我也听袁阔成、单田芳、田连元、刘兰芳他们的说书,再后来就是听王刚说书。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23-4-22 18:24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23-4-22 06:47
我也听袁阔成、单田芳、田连元、刘兰芳他们的说书,再后来就是听王刚说书。

王刚我倒没听过
作者: 铁风    时间: 2023-4-22 21:52
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23-4-22 18:24
王刚我倒没听过

王刚说过,夜幕下的哈尔滨因此出名。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23-4-22 22:02
铁风 发表于 2023-4-22 21:52
王刚说过,夜幕下的哈尔滨因此出名。

我听过王刚说的《夜幕下的哈尔滨》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23-4-23 00:17
铁风 发表于 2023-4-22 21:52
王刚说过,夜幕下的哈尔滨因此出名。

这个倒是真的。他还说过别的书吗?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23-4-24 09:05
一、1977年,王刚为中国广播电视台演播长篇作品处女作《牛虻》。
二、1982年,王刚播讲七十五回评书版《夜幕下的哈尔滨》。同年,王刚凭借《夜幕下的哈尔滨》获演播一等奖。1991年,王刚因主播长篇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被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评选为"全国听众喜爱的演播艺术家"。
三、2006年,王刚担任由电视剧《亮剑》改编成的54集广播剧的主讲,这也是继《夜幕下的哈尔滨》之后,王刚第二次播讲热播影视改编剧。
四、王刚,1948年12月22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国家一级演员,节目主持人,原中央电视台播音指导。1994年,因在古装喜剧《宰相刘罗锅》中饰演和珅而被人们所熟识。王刚也凭借该剧获得北京电视艺术春燕奖和第1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配角。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23-4-24 09:07
牛虻我没听过,那年代我正处在困境!
作者: 老歌    时间: 2023-4-24 09:08
灵魂里的故事,无法忘怀。问好铁版主!
作者: 铁风    时间: 2023-4-24 21:50
老歌 发表于 2023-4-24 09:08
灵魂里的故事,无法忘怀。问好铁版主!

老歌兄弟最近忙什么,好长时间看不到你发文了。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23-4-25 00:22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23-4-24 09:05
一、1977年,王刚为中国广播电视台演播长篇作品处女作《牛虻》。
二、1982年,王刚播讲七十五回评书版《夜 ...

还讲过不止一部呢!
作者: 老歌    时间: 2023-4-26 08:47
铁风 发表于 2023-4-24 21:50
老歌兄弟最近忙什么,好长时间看不到你发文了。

天气暖了,没事出去走一走。总坐在电脑桌前很累,铁兄很勤奋,问好!
作者: 雨霁阳光    时间: 2023-4-26 09:09
逸趣横生,心向往之。我小时候是天天抱着收音机听的。这样热闹的经历只有红白事的吹鼓手团队那里获得咯
作者: 铁风    时间: 2023-4-26 22:45
雨霁阳光 发表于 2023-4-26 09:09
逸趣横生,心向往之。我小时候是天天抱着收音机听的。这样热闹的经历只有红白事的吹鼓手团队那里获得咯

现在说评书的茶馆没有了,偶尔在收音机里会播几段。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23-4-27 00:45
铁风 发表于 2023-4-26 22:45
现在说评书的茶馆没有了,偶尔在收音机里会播几段。

北京好像还有一个,但不是每天说。天津说相声的茶馆还有,评书就不知道了。
作者: 铁风    时间: 2023-4-30 09:25
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23-4-23 00:17
这个倒是真的。他还说过别的书吗?

别的没听过,后来关注他演戏饰演和坤。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23-5-1 00:31
铁风 发表于 2023-4-30 09:25
别的没听过,后来关注他演戏饰演和坤。

是啊,他演和珅出了名。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23-5-1 07:35
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23-5-1 00:31
是啊,他演和珅出了名。

王刚多才多艺。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23-5-2 00:18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23-5-1 07:35
王刚多才多艺。

表演才能很高。
作者: 铁风    时间: 2023-6-7 11:05
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23-5-2 00:18
表演才能很高。

最近北京电视台又重播他演的电视剧了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www.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