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我们这一辈》浅谈 [打印本页]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12-22 19:31
标题: 《我们这一辈》浅谈
本帖最后由 义夫义 于 2021-12-22 21:11 编辑


《我们这一辈》浅谈

义夫义

知青岁月经多年,我辈奉献有史篇。
如今虽然染霜鬓,不负韶华自安然。

        据王佑贵老师自己说,这首歌曲《我们这一辈》,是他写给自己的。
        15年前,歌唱家蒋大为想要出钱买这首作品的版权,王老师没有卖。另外,有老板说,要用一部高档轿车来换这首歌曲,王老师也没有同意。
        我非常欣赏赞同王佑贵老师的这个决定。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他没有随流逐波,他还保留着真正文人的风骨精神,不以五斗米而折腰,不以追求金钱为至上,他这种风骨精神,真的是难能可贵啊!
        如今,王佑贵老师自己演唱的这首歌,已经传遍大江南北,颇受广大听众喜欢,尤其是曾经的知青们,更是十分喜欢。
       我认为,这首歌的曲子不错,王老师演唱的也很好,表达了一代知青的心声,但歌词实在有点欠水准,尤其是最后的一句:“人生无悔……”毁了整个歌词的主题,也背离了绝大多数普通知青心里的真正感受。
       也许,王佑贵老师有他的为难之处,若是不写上“人生无悔”这四个字,可能就不会给他发表这首歌了。
       今天,应该以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哲学,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作个鉴评分析

一、坏的方面:

1.加重农民负担;
2.造成人才断层;
3.浪费人才资源;
4.造就了很多私生子和社会问题;
5.使中国错过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拉大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6.耽误了一代人的前途;
7.五万多名知青失去了年轻的生命,造成了他(她)们家长永久的伤痛;
8.国家花了三百个亿, 买了三个不满意。

二、好的方面:

1.让知青感受到劳动的艰辛;
2.亲和知青与社会基层人民的关系;
3.丰富知青的见识;
4.锻炼知青的行动能力;
5.缓和了社会就业矛盾。

关于中国内地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邓伟人在1978年曾说,国家花了三百个亿, 买了三个不满意。

1、知青不满意
2、家长不满意
3、农民也不满意
据说,李先念还加了一个不满意——国家不满意。
1981年10月,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起草了一份《二十五年来知青工作的回顾与总结》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起因、发展、失误、教训等若干重大问题给出了基本看法。

第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五十年代根据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就业难的国情提出来的,是我们党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次大试验。
第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本来是一个就业问题,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当成政治运动去搞,指导思想偏了,工作上有严重失误。至此,历时25年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无声无息中画上了句号。

       综上所述,弊大于利。所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终于被叫停。
往事如歌岁月稠,白发已上两鬓头。
青春逝去成过往,且以深情笑回眸。
         今天,当我们重新穿越历史,回看“上山下乡”时的岁月,激情仍在,泪水仍在,只是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已到暮年。我们这代人曾经承担了时代的成本,又承担了改革的成本,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下岗”、“内退”、“再就业”,“自谋出路”,成了我们这代人的专用词,我们这代人经历了一个伟大而又艰难的时代,每走一步都并不轻松,时代考验了我们,也哺育了我们,这是不幸,也是万幸。不幸的是,我们走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期,现却步入了日暮穷途的境地,回忆变成了一种悲伤,一种负担,一种缺憾。万幸的是,我们经历了,我们见证了,我们终于走过来了。人生不过是一个过程,人生的长河很宽,很广,谁都无法透彻的理解和意料人生。展望明天,“夕阳无限好,只惜近黄昏”,回首往事无穷尽矣......
       尽管岁月的年轮已碾碎了一段枯黄的日子,岁月的长河却沉淀了许多值得留恋的东西,它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它让人感受到人间的酸、甜、苦、辣。回忆过去并不代表颓废,过去留给我们的一切,只会让我们认识社会,学会思考,相信历史不会再重蹈复辙,相信中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知青的历史,就是共和国的历史。对这段史无前例的历史,我作为一名曾经的“知青”,现在只有说,也只能说一句:无论是无悔也好,还是后悔也罢,那都是过去式了,不说也就罢了。
      让我们静下心情,轻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现在最重要的是:现还在活着的知青战友们,保重身体,享受生活,过好晚年。
      呵呵,以上仅为个见。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指教。
知青岁月   永远缅怀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21-12-22 19:56
现还在活着的知青战友们,保重身体,享受生活,过好晚年。对的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21-12-22 19:57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12-22 19:59
知青岁月,如今看来,何尝不是一笔人生财富呢。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12-22 20:18
我就在水一方 发表于 2021-12-22 19:56
现还在活着的知青战友们,保重身体,享受生活,过好晚年。对的

感谢一方老师首赏留言。问好,祝冬祺!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21-12-22 20:20
义夫义 发表于 2021-12-22 20:18
感谢一方老师首赏留言。问好,祝冬祺!

不谢哟,问好。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12-22 21:28
我就在水一方 发表于 2021-12-22 19:57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12-22 21:33
我就在水一方 发表于 2021-12-22 20:20
不谢哟,问好。

一方老师:晚上好!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21-12-22 22:25
本帖最后由 我就在水一方 于 2021-12-22 22:37 编辑
义夫义 发表于 2021-12-22 21:33
一方老师:晚上好!

好呀,老师在四季吗?老师早点休息。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21-12-23 20:09
国家花了三百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
1、知青不满意
2、家长不满意
3、农民也不满意

这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哟。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21-12-23 20:12
知青岁月   永远缅怀  /b]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21-12-23 20:19
义老师分析的有道理哟,我也当过“知青”。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21-12-23 20:27
义夫义 发表于 2021-12-22 19:59
知青岁月,如今看来,何尝不是一笔人生财富呢。

“知青”,是我们这一辈人共同的名字。
作者: 白水    时间: 2021-12-23 20:48
一段难忘岁月,为人生添一段彩。就像现在农民工进城一样,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不同事情发生,对社会家庭产生影响。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12-23 22:55
白水 发表于 2021-12-23 20:48
一段难忘岁月,为人生添一段彩。就像现在农民工进城一样,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不同事情发生,对社会家庭产生影 ...

"知青”,是共和国的一段特殊的历史,也是一代人特殊的命运。尊卑荣辱,甜酸苦辣留与后人评说。
感谢白水老师临贴鉴评。问好!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12-23 23:05
我就在水一方 发表于 2021-12-22 22:25
好呀,老师在四季吗?老师早点休息。

感谢一方老师的关心哦。问好!
是的,每天都会来看看。呵呵。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21-12-23 23:20
义夫义 发表于 2021-12-23 23:05
感谢一方老师的关心哦。问好!
是的,每天都会来看看。呵呵。

我也是,习惯了。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12-24 00:14
我就在水一方 发表于 2021-12-23 20:09
国家花了三百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
1、知青不满意
2、家长不满意

所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终于被叫停。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21-12-24 00:19
义老师,什么时间开始停止上山下乡运动的?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1-12-24 13:53
我就在水一方 发表于 2021-12-24 00:19
义老师,什么时间开始停止上山下乡运动的?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从1968年开始1980年结束,持续进行了十多年。
作者: 编外人    时间: 2021-12-24 13:57
无论是无悔也好,还是后悔也罢,那都是过去式了,不说也就罢了。-------其实说与不说,都是客观存在的一段历史……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21-12-24 15:32
义夫义 发表于 2021-12-24 13:53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从1968年开始1980年结束,持续进行了十多年。

噢,老师这下知道了。
作者: 云岭人    时间: 2021-12-26 00:42
知青岁月经多年,我辈奉献有史篇。
如今虽然染霜鬓,不负韶华自安然。

作者: 云岭人    时间: 2021-12-27 01:12
今天,当我们重新穿越历史,回看“上山下乡”时的岁月,激情仍在,泪水仍在,只是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已到暮年。我们这代人曾经承担了时代的成本,又承担了改革的成本,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下岗”、“内退”、“再就业”,“自谋出路”,成了我们这代人的专用词,我们这代人经历了一个伟大而又艰难的时代,每走一步都并不轻松,时代考验了我们,也哺育了我们,这是不幸,也是万幸。
作者: 远方的诗歌    时间: 2021-12-27 23:22
关于中国内地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邓伟人在1978年曾说,国家花了三百个亿, 买了三个不满意。

1、知青不满意
2、家长不满意
3、农民也不满意

这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2-1-5 18:15
我就在水一方 发表于 2021-12-23 20:12
知青岁月   永远缅怀  /b]

中国的知青,是全世界最乐观、最有阅历、最有学习能力的一群人!
中国的知青,是全世界最强的一代人!
中国的每一位知青,都是这个时代的开心老人!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2-1-5 18:18
远方的诗歌 发表于 2021-12-27 23:22
关于中国内地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邓伟人在1978年曾说,国家花了三百个亿, 买了三个不满意。

1、知青不 ...

是哦,所以,历经十多年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终于被叫停了。
作者: 远方的诗歌    时间: 2022-1-5 20:28
义夫义 发表于 2022-1-5 18:18
是哦,所以,历经十多年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终于被叫停了。

可知青遭受多少罪哦。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22-1-5 21:14
对的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2-5-4 16:27
编外人 发表于 2021-12-24 13:57
无论是无悔也好,还是后悔也罢,那都是过去式了,不说也就罢了。-------其实说与不说,都是客观存在的一段 ...

老师所说甚是,说与不说,这一段历史就在那里。

作者: 云岭人    时间: 2022-5-7 20:53
义夫义 发表于 2021-12-22 19:59
知青岁月,如今看来,何尝不是一笔人生财富呢。

老师所说很有道理,艰苦的知青岁月,造就了一代人的精神财富。向一代知青致敬!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2-6-10 02:05
我就在水一方 发表于 2021-12-23 23:20
我也是,习惯了。

是么,欢迎。
作者: 义夫义    时间: 2022-6-14 00:26
我就在水一方 发表于 2021-12-22 19:57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www.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