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陈少杰他爹的坚守 (随笔)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20-4-1 16:32
标题: 陈少杰他爹的坚守 (随笔)
陈少杰他爹的坚守
(随笔)

2019-9-8

  河南地方铁路总公司、许昌地方铁路分局、机务段、工厂车间——翻砂组。

  位于机务段院内的西南角,从机务段大门进去,顺着铁路一直往里边走,很深很深,道轨上面经常停着熄火了的火车头,闲置了的车皮车厢,熄了火的内燃机火车头,还有龙门吊,还有杂草丛生的小道,你若骑着自行车过去,则是咯咯蹬蹬,曲龙拐弯,你若从车间的路过去则是必要时必须得翻过去一个一个的火车连接的大铁钩子。

  基本上走到尽头,右转弯,顺着一个大车间的北墙走上20多米,大车间有一个大铁门,进去大铁门,车间里面全是各种翻砂的沙堆,砂模型,铸铁的砂模,再穿过一个大铁门,豁然开朗,来到了一个有两个篮球场大小的一个院落,这样院落的东边是一排为翻砂车间配备的耳房,职工的休息室。南边是一排青砖红瓦房(此幢房子里边的人另外有路走,不走翻砂车间的大门),西边的院墙外面便是许昌至郸城的铁路线了,院子里边种了一圈大杨树,夏天会浓荫蔽日。

  院子周围被人们种了各种蔬菜,既自家菜园子。院子中间是一块非常平整的细沙土地面。旁边的台子上面放着一些杠铃、哑铃、小推子(耐火砖掏成锁状的练功器材)、沙包、刀、枪、剑、戟之类的习武器材。

  高处吊着几个大大的水银灯泡方便夜晚习武。

  1978年底,电影《少林寺》还没有上演的前三年,这个院子就已经是每天晚上哼哼哈哈嘁哩喀喳的练功声音了。

  在这之前我们一直都是在五中的校园子里的操场上练习武术和摔跤,因为进校园每次都要翻墙而入,不方便,容易产生是非问题,于是我就在车间里选择了这样一块地儿,这样一个环境,方便精力过剩的青年人来这里锻炼,交流,学习,避免和外界的地痞流氓社会闲杂人员接触。

  一时间这里成了我们青年人的乐园。看待这个问题,你则必须回到那个年代,因为那时候手机电话电视什么都还没有,文化生活极为贫乏,八小时以外的业余时间有的是,年轻人的精力旺盛得很,而且我们这群人还都是快乐的单身汉呢!

  有一天翻砂车间看车间的一位退休师傅找到我,殷切地跟我说:“让俺家的少杰拜你为师吧?!”原来陈少杰是这位陈师傅家里最小的儿子,接了陈师傅的班,不好好上班,犯了错误住了班房,本来已经回到老家农村务农的陈师傅不放心小儿陈少杰,就又返回单位,找了个挣钱不多但是很幽静的小院子住了下来。

  我们的“场子”接受了陈少杰当徒弟,同时也接受了陈少杰他爹作为“场子”的义务维护人员。

  这样一来二去就是七年。

拔草、平地、扫地、烧水、开灯、陪同、收摊、整理、等待。

    如此反复,陈少杰他爹的退休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无论是五冬六夏,

无论是阴晴寒暑,

无论是秋风落叶,

无论是严冬残雪。

无论是满院激情,

无论是孤苦伶仃。

  陈少杰他爹就这样开始了与我的缘分。

我十分敬重他,但是从来没有一句客套话,

他十分敬重我,但是也从来没有一句客套话。

我们就这样默默地维护着这个场子,我会不断地邀请高手来指导,也会不断地吸收新的学员,也会不断地介绍有一定成就的学员到市内,地区,省上去参加比赛,同时也会不断的有新的成绩产生。

陈少杰属于那种不是很灵性的少年,因为他接班的时间才16岁,但是陈少杰他爹会很认真地记录我们的每一个摔跤动作,并且给陈少杰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

盛夏,陈少杰他爹会拿着个扇子坐在一旁监督陈少杰练习摔跤的空练动作。

严冬,陈少杰他爹会披着个皮大衣,坐在一旁监督陈少杰练习空练动作。

因此,虽然陈少杰的年龄最小,但是他的基本功最扎实。

有一天陈少杰他爹跟我说:“能不能把这些摔跤招数整理成文字?”,这个建议撩拨起来我的写作欲望,于是我精精心心地把我所知道的,我所理解的,我的老师们所教授的《中国式摔跤》比较系统地写成了一个手抄本。

陈少杰他爹看见后高兴地如获至宝,于是他老人家毕恭毕敬地用小楷毛笔字誊写了两份,装订成书,置于屋里的显著位置供奉起来。

那是一个自1978年开始我们伟大祖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人们在躁动着,

祖国在躁动着,

我们在躁动着。

  电影《少林寺》上映的时候,我们在习武方面已经先走了4年,少林寺的上演,把我们的习武场子推向了高潮。

1985年以后场子衰落了,也因为我的工作调到了局办公室无暇顾及了,但是我还是坚持去看看陈少杰练功情况,每每入夜,每每走到场子的外围就会听到陈少杰在那里练习摔跤动作的“嚓嚓嚓”的两脚在地上擦出来的声音。

走到跟前,每每都会看到陈少杰他爹把场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如既往。

看到这里你会感动得眼里噙泪,

看到这里你会想起那往昔的青春活力的迸发,

看到这里你会感知那世态的过往。

1988年我调到陕西工作了,每次回许昌,都要回到练功场子去看望陈少杰他爹,每回还能看到陈少杰练功的身影,还能看到陈少杰他爹那监督的身影,还能听到那“嚓嚓嚓”的练功脚步声,一切都那样熟悉,一切都那样亲切!

又过了4年,1992年我下海又回到了许昌,从办场子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4年,陈少杰也从少年成长成为地地道道的青壮年了。

陈少杰他爹已经是耄耋老人了,他紧紧地拉着我的手说:

“振江,我只能把场子管理到现在了!咱俩再核对一下‘跤谱’,你再给少杰指点指点。”

从那以后,陈少杰他爹便回到老家安度晚年去了。

00年以后的某一天,我听到老工友们给我捎来的陈少杰他爹给我的问候话。

陈少杰他爹临终的话是:

“这辈子我有缘认识了王振江!”

陈少杰他爹临终的安排是:

两本手抄“跤谱”,一本随葬,一本供奉在陈家祠堂。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20-4-1 23:27
生动逼真的工厂生活,朴实善良勤劳的老工人。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20-4-1 23:29
推荐2019年期刊
作者: 不喔    时间: 2020-4-2 09:03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20-4-2 22:07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20-4-1 23:27
生动逼真的工厂生活,朴实善良勤劳的老工人。

好难忘的岁月!好难忘的陈少杰他爹!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20-4-2 22:07
不喔 发表于 2020-4-2 09:03

问好!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www.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