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七古 记电影《铁道员》 [打印本页]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19-3-14 01:12
标题: 七古 记电影《铁道员》
七古  记电影《铁道员》


华发苍颜铁路汉,小站孤村临僻线。
日迎疏落数列车,孜孜矻矻无人伴。
幼女夭折襁褓中,爱妻病故未一面。
站务须臾不得离,此心流血色不变。
年将退休站将废,挚友高徒纷相劝。
劝赴他乡何忍离,行止如前不知倦。
站台侧面是翁家,满室萧然静不哗。
摩挲旧物一墙宝,浇灌新枝几朵花。
过访故人秋酌酒,坐谈邻叟夏烹茶。
深宵灯下轻展卷,殷勤笔墨记生涯。
谁家女童年稚幼,忽来门外漫奔走。
欢呼看得火车归,归时遗下木玩偶。
初中女生为其姊,来取玩偶数日后。
自言不远住邻村,问姓不答笑掩口。
伴翁饮茶挥手别,仍遗玩物悬门钮。
月余更有长姊至,才可容颜十八九。
娟美清灵言絮絮,家倚僧寺高墙右。
翁赴站台片刻回,女置庖厨丰且厚。
忽而老僧电话至,君女魂化三闺秀。
为使君睹长成姿,故向君宅频过候。
愕然回首女婷婷,温颜问父畏儿否?
翁云父女何可畏,抚女双肩携女手。
跪坐案前女不见,唯余明月照窗牖。
谁道亲情隔死生,世世不渝长相守。
2019.3.13.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19-3-14 07:02
西窗老师:早上好!
很感人的铁道员!令人敬佩!

作者: 不喔    时间: 2019-3-14 09:17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19-3-14 12:21
独享老师好,不喔老师好。这电影反映出的亲情确实很感人。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19-3-14 13:16
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19-3-14 12:21
独享老师好,不喔老师好。这电影反映出的亲情确实很感人。

我很久没看过电影了,一定在电脑上去搜索到了看看。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19-3-14 16:49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9-3-14 13:16
我很久没看过电影了,一定在电脑上去搜索到了看看。

好的独享老师。我在中华论坛有一个关于这首诗的回帖,请你看看。

梦回青河 发表于 2019-3-14 11:35
来读故事,附议楚先生点评。主题思想不会只是讲个故事吧!


感谢版主,您问的这个问题非常好,恰好是我近来正在思索的问题。前几天,我在和诗友讨论时曾经说过:我是反对主题先行,即每作一首诗、一篇文章先要设定一个主题、一个观点的;但是另一方面,我又觉得一首诗、一篇文章应该做到使读者读后能够有所回味,有所感触,而不是仅仅描写了一件事、一个景。诗友们还说:从诗里要能够看出人物,看出感情,看出作者的想法,如果诗里净是花草、酒家、菜地、别墅,看多几篇就会觉得无味甚至厌烦。怎样做到这一点,我正在努力之中。
这首诗,如果要问主题是什么,我写的时候已经想到了:一是责任感,主人公坚守站台,日复一日做着重复的送往迎来工作,连妻女逝世都无法见上最后一面,年纪老了仍然不肯离开车站;二是亲情,夭亡时不到一岁的女儿在地下还不忘父亲,几次来陪伴父亲让父亲看看她不断长大的模样,这就是即使天人相隔也无法磨灭的亲情。我希望通过讲故事表达出这两点,但是很可能做得不够。在这两段之间插入一段对主人公生活的描写作为缓冲,一是为了增加些美感,二是为了衬托他的责任感又过渡到下文的亲人相见情节。
在这首诗的结尾,我原来曾经设想用一些篇幅来说明上面的意图或者主题,但是又怕那样会形成蛇足或者空泛枯燥的议论,所以最后索性只用了两句“谁道亲情隔死生,世世不渝长相守”来收尾。
拙作是粗糙简陋的,以上想法也是初步的。应该怎样对待,怎样处理?期待着版主和诗友们提出更多的意见。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19-3-14 18:24
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19-3-14 16:49
好的独享老师。我在中华论坛有一个关于这首诗的回帖,请你看看。

梦回青河 发表于 2019-3-14 11:35

西窗老师:先谢谢你的信任!

我很赞同您的观点,无论是诗还是散文,我最不愿意看的就是那些空洞形容词汇堆积的作品,自己不流泪就写不出让别人流泪的文章。
作者: 剪烛西窗    时间: 2019-3-14 18:28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9-3-14 18:24
西窗老师:先谢谢你的信任!

我很赞同您的观点,无论是诗还是散文,我最不愿意看的就是那些空洞形容词 ...

正是如此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19-3-14 21:35
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19-3-14 18:28
正是如此

以文会友,以文交友。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www.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