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黎明中的春天 ——写在马年的除夕 [打印本页]

作者: 北方夫子    时间: 2014-1-31 21:04
标题: 黎明中的春天 ——写在马年的除夕
黎明中的春天
——写在马年的除夕
是燃烧,这旭日被釉上宗教的色
或许我的肺腑闯入荒原的虎豹
那跳跃和跑动直接就进入沧海
还是通透清冷的大地
没有梅雪落地的晨霭
万物蜷居在温暖的穴巢,僵卧在
街市的车辆失魂落魄
占据着越来越拥挤的街道
我似乎看到这坚硬的奢侈如它们的主人
一样冷酷、高傲;心灵向往的原野
冷峻绕过我。那些带着雾凇
残迹的铁蒺藜割开了大海与人们亲密的通道
幸好是清朗的天际,还有远方可以凝望
看着荒芜的小路,泪盈满疲倦的眼窝
山阙的那边有祖母的坟宅
姐姐说“都夷为平地了,遗骨也深埋在地下
上面是几千万一栋的豪宅。”
我想祖母的先见之明
曾是奴隶的母亲,她生前
坚苦卓绝、死后却守护着这土豪的山寨
却没有一文钱的工钱
大地都惬意地笑了
那些云雾化作的泪水、滴在皮影一样的树干上
我以为是雪在除夕惊落
我怀念童年的除夕那场雪
听得到有野鹌鹑簌簌地在院落走动的声响
竹编的篮框下、雪掩饰着机关
有粉碎的包谷和高粱
那是一幅童年的画卷
而今天这只是残缺的幻和梦了
饥饿的灵魂撕开了人们欲望的大口
淳朴和善良被黑夜吞噬着
或许在这除夕之夜也不能停止
我看着母亲的灵位
一缕缕袅袅上升的檀香
我想除夕夜的故事
那些魑魅魍魉不会停止
对于物质的贪欲和精神蹂躏的
如眼前的雾凇,它摇曳中的窗花美轮美奂
是不能更替和复制的,这些如佛前的
花朵,在黎明醒来绽放
我不想看到它们在阳光中逝去
如我的爱情之花凋零——我渴望永恒
......
2014.1.31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4-2-1 12:28
那些带着雾凇
残迹的铁蒺藜割开了大海与人们亲密的通道
幸好是清朗的天际,还有远方可以凝望
作者: 李芳洲的世界    时间: 2014-2-1 17:00
我想除夕夜的故事
那些魑魅魍魉不会停止
对于物质的贪欲和精神蹂躏的
如眼前的雾凇,它摇曳中的窗花美轮美奂
是不能更替和复制的,这些如佛前的
花朵,在黎明醒来绽放
我不想看到它们在阳光中逝去
如我的爱情之花凋零——我渴望永恒

一同深思怅然!~
作者: 无水河    时间: 2014-2-3 10:05
    《黎明中的春天》向读者彰示了艺术创作中最为可贵的独创性与超前性,诗人注重个体的生命和情感体验,追求感觉的知性化,在精致的诗句中展现出智性的光辉,令诗歌深蕴独特的审美特质。在“那些带着雾凇/残迹的铁蒺藜割开了大海与人们亲密的通道”时,“幸好(还有)清朗的天际,还有远方可以凝望”。在物欲横流,“那些魑魅魍魉不会停止/对于物质的贪欲和精神蹂躏的”之际,使“我怀念童年的除夕那场雪”。因此,冷眼看世界时,作为察看世界的印象,恰恰成了格言式的诗。实际上也点出了坏人当道好人遭难这一现实。于是诗人用正义凛然的气概,再通过缜密的诗的结构表现出来。这一系列的形象、想象的转换、交替,诗的辩理与艺术结构的逻辑性,都是和谐统一的。在诗的最后诗人写到:“我怀念童年的除夕那场雪”。“爱”和“渴望”都是抽象的概念。这种抽象概念具象化的手法,不仅恰当生动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情绪心态,而且调动了读者的情感,使读者和“我”一同体验“爱”和“渴望”,一如渴望着黎明中的春天早点到来而感同身受。好诗议精!
作者: 清风    时间: 2014-2-5 21:17
学习好诗!支持精华!{:soso_e179:}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www.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