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王老汉游历记】 卫星城下兜一圈 知青馆里多待会 9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8-6-21 15:29
标题: 【王老汉游历记】 卫星城下兜一圈 知青馆里多待会 9
本帖最后由 王振江38307 于 2018-6-21 15:33 编辑

【王老汉游历记】
卫星城下兜一圈
知青馆里多待会
9
2018-6-21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辗转来到大门口,已经看到发射塔了,但是须存车徒步进城,估计若是走一圈下来会很累人的,而且很耽误时间。
  后边的车辆开始聚集过来,还是老一套——迅速撤离。这地方也到跟前了,剩下的回家在电视里看更清晰。
  来西昌有一个地方必须要去,那就是西昌知青博物馆。事先我已经知道了这个地方,而且我还想把我的知青日记,知青团费证捐献给这里。
  天气很好,来到了知青博物馆,很壮观,很大气的主体建筑设计。建在原知青生活的旧址旁边。还有招待所,以方便老知青们回来住宿。大厅里摆了许多凳子,再现着当年露天电影的情景,凳子上孤零零地坐着一个女知青塑像,好像是在认真地观看。
没有人看,没有人参观,我一个人坐在那个女知青身后,一遍一遍地看着电影里当年的纪录片。
  静静地坐着,
  静静地呆着,
  静静地沉默着。
  此处无声胜有声,
一切都不需要多说,
一切都不需要多表白,
一切都在不言中。
一个时代,一群年轻人,人生的第一步,既美好又悲情,既怀念又留恋。
  但是我认为,没什么悲悲戚戚地,你终究比那些农民强得多!那首歌把我们这一辈儿唱得!好像是多么地委屈,多么地命苦,多么地不容易!其实我们这一代的的确确赶上了好时代,40年的改革开放,40年的自由竞争,只要你肯努力:厂长经理、学者博士、主席总理不都是知识青年吗?
  来到知青的宿舍前,遇上了一位当年在这里生活战斗过的老知青,攀谈了起来,很是亲切。
天下有一种亲人叫知青!
西昌知青博物馆,位于现西昌市,原四川省青年农场是四川省当年最大的知青农场,该农场于1965年规划选点,1966年元月下旬开始有知青入住,现完整保存当年所建窑洞16孔,是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知青农场。为真实记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段历史,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丰富西昌旅游资源人文内涵,打造西昌新的文化和谐的旅游景点,西昌市委、市政府在月华乡原四川省青年农场遗址处修建了“中国.西昌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博物馆”,于2010年11月20日建成免费开放。
博物馆全面,广泛地搜集,整理,保护了知青的有关史实。为有关专家,学者,知青朋友,后人更长远地研究“知青史”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筑面积29963平方米、展厅面积1634.4平方米。藏馆文物8000余件。 展品包括与知青有关的政策、文件、通知、会议记录、名册、报刊社论、文章、插图及其它档案、材料。知青的日记、照片、书信、学习笔记、有勾划、有批注的学习文件、各种专用票证等。反映知青生活的作品,知青的作品:小说、诗歌、散文、论文、回忆录、自传、绘画等。知青返城后的生活经历(从政、求学、工作、出国、经商、下岗、失业等)所取得的成就或不幸的遭遇故事。知青生活知青一生的影响。知识青年到达相对落后,贫困的农村,对当地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和改变;贫下中农教育了知青,还是知青教育了贫下中农;笑话,奇闻逸事;知青名人介绍;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学者、作者、爱好者介绍。有知青特色的物品、服装等。与知青有关的一切物品、资料。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18-6-21 16:09
重游知青地,感慨万千!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8-6-21 20:03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8-6-21 16:09
重游知青地,感慨万千!

都是过去时。平静面对。问好!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8-6-21 21:06
建造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博物馆,也是创中国之先了,这段历史,我们五零后都是当事人。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8-6-21 21:19
三叶草 发表于 2018-6-21 21:06
建造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博物馆,也是创中国之先了,这段历史,我们五零后都是当事人。

是的。问好!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www.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