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帕男:兄长般的洛夫是“诗魔” [打印本页]

作者: 苗洪    时间: 2018-3-20 03:23
标题: 帕男:兄长般的洛夫是“诗魔”

  
   序言: 作为与洛夫整整有十年交往的中国著名诗人帕男,早在2007年就在云南楚雄接待与采访了这位兄长般的洛夫老师。在楚雄几乎众人皆知的一个小饭馆里,一个具有国际声誉的老诗人却如熟客一样落座在饭馆的一隅而显得那么神情自然。一晃十年过去了,正当帕男满怀信心的憧憬着他们再次约定的美好时光到来时,2018年3月19日凌晨3点,洛夫不幸病逝。消息传来,帕男十分沉重。十年前的一幕幕往事,仿佛就如昨天刚刚发生。
  
《一》我和洛夫是初识,见面却是自如而轻松的,他首先伸出了自己的手,我叫了他一声“洛老”。当州文联主席介绍我是他的老乡时,他微微地点了点头,后问我是哪里人,我用已经不再浓重的湖南话回答他是永州人时,他在第一时间想到那个狂放不羁的书法家怀素和大散文家柳宗元。洛老说,那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鹤发童颜的洛老竟然如此随和且谦逊的对待我这样的诗歌后生,我有些意外。洛老说:我们都是湘南人哦。
我便举杯,敬了这位同是喝潇湘水长大的文学长辈。饭后到雄宝酒店。更是意外的,洛老还安排了个与楚雄诗歌爱好者的见面会。大堂里,10多位楚雄的诗者围坐在一起,有男有女有酒有茶更有说有笑。笑声嘎然而止,原来洛老要吟他自己的诗。

  “十月,我走近她
走进她的内里
走进她瘦瘦的笑容中
我走进水里烟里
她盈盈的眸子深处
……”
又想不到一口不变的乡音,用蹩脚的湖南普通话朗诵自己的《西湖瘦了》自然是别有一番风味。

《二》洛老的老而简约的行事风格打动了在座的各位,当然也打动了我,借几分酒劲,我“读”了洛老的《登峨眉与李白不遇》。列位可能不解,为何叫读?说白了,我没有朗诵的天才,而且用的是道地的“马街普通话”。幸好我请来了电台的晓黎,她是专业播音,她的补诵才让洛老不停地点头称许。

  其实,洛老并不在意谁的普通话标准,而在意对诗的理解,声音的“原生态”不是更能接近诗人和诗作的本质?这时洛老要朗诵《因为风的缘故》,在朗诵之前他特别加了一个注脚,这首诗是写给夫人陈琼芳的。
老来的深情似乎比张狂少年的深情还张扬:
“昨日我沿着河岸
漫步到
芦苇弯腰喝水的地方
顺便 请烟囱
在天空为我写一风长长的信
潦是潦草了些
而我的心意
则明亮一如你窗前的烛光
稍有暧昧之处
势所难免
因为风的缘故
……”
我羡慕洛老的这般深情,但无奈公务在身,我只好中途作别。走时的不舍,洛老看在眼里,就说明天可约,仓促是仓促了些,聊点点诗情也聊点点心情总该可以。

  《三》第二天早上的九点,如约来到了洛老下榻的雄宝酒店。洛老住13楼的11号房间,开门迎接我的是洛老,见面,落座。洛老告诉夫人:小老乡来了。老夫人倒茶,把一杯香气透鼻的铁观音端到了我的面前。

  我和洛老的闲谈开始――我:诗性与人性是一致的吗?

  洛老:诗性就是人性。诗人的表现就是内心的真我。诗人不会捏造,他只会把对人生的体验说出来,永远不会说谎。小说可以虚构,散文也可以虚构,但诗是非常主观的。

   我写了几十年的诗歌,写诗的手法都是客观意象表现,愈是客观冷静就愈能表现真正的自我。

  诗最重要的是语言,语言是诗人的敌人,你只有设法降伏它,语言也是诗人的武器,必须掌握运用好它,语言也要追求一个真我。潜意识的我,靠的是潜意识作诗。
  
  虽然,语言不是那么明白易懂,但内在的东西非常真诚,也是超现实主义最为重视的东西,比如《石室之死亡》:
    只偶然昂首向邻居的甬道,我便怔住
  在清晨,那人以裸体去背叛死
  任一条黑色交流咆哮横过他的脉管
  我便怔住,我以目光扫过那座石壁
  上面即凿成两道血槽
   我的面容展开如一株树,树在火中成长
  一切静止,唯眸子在眼睑后面移动
  移向许多人都怕谈及的方向
  而我确是那株被锯断的苦梨
  在年轮上,你仍可听清楚风声、蝉声
……
  这首诗歌不一定被大众理解,但我确曾在作品中对生与死提供了一些传统反面的观点、但这些观点并非哲理性的,这首诗歌不一定被大众理解,但我确曾在作品中对生与死提供了一些传统反面的观点、但这些观点并非哲理性的,而是透过繁复的意象转化为纯粹的诗。

  在生与死的对立和认同中,在光明和黑暗的交错中,我并不给提供任何解说,只是躲在意象的森林中,冷冷地窥视这尘世。

《四》洛夫说诗性就是要表现人性的真我。我:诗与生活有距离吗?
  洛老:诗离不开生活,不仅仅是诗,也包括了所有的文学样式。
  我:诗与生活有距离吗?
  洛老:诗离不开生活,不仅仅是诗,也包括了所有的文学样式。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生活又不等于诗,不是对生活的复制,而是要把生活的东西升华,所以说生活和诗歌是有距离的。诗离生活近了就缺乏距离美,离得远了就会显得空洞,就会成为与人生的一种背离。诗可以空灵但绝对不能空洞。
我:诗会没落吗?
洛老:今天的社会,诗歌被边缘化了,非常的弱势,诗人不在像过去那么被人尊重,是不是永远这样,我觉得不会,并有很乐观的预期。

诗歌可以和宗教相比。诗最能代表人性本体的东西,是抒发人性的一个管道。人们在追求物质的欲望暂时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可能会忽视精神的东西。物质的欲望一旦得到满足了,人们就会去追求精神的东西了。像盛唐时期,就是经济发张到了一定的高度,人们的物质欲望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之后,开始对精神的追求,因而涌现出了那么多的诗人,创作出了那么多的诗歌。欧美发达社会也是一个例子,那些发达国家的文学发展水平也是很高
的。我的预测,诗歌会重新被认识被重视。

  《五》在采访中,洛夫说,我用象征的手法,使自己的情感隐藏起来,用隐寓来表达对现实社会和事物的爱憎。我:你的乡愁浓吗?

  洛老:我于1949年7月离乡去了台湾,行囊中除了一条军毯,就只带了艾青、冯至诗集各一册,本人的作品剪贴一本。到了台湾后,满腔热忱地投入诗歌创作。写诗、论诗、译诗、结诗社、办诗报、出诗刊。当我的作品得到读者认可后,有评论家评我是“诗魔”。的确,我对诗如痴如醉,诗能魔住我的心,但绝不能魔掉我的乡愁。自从迈出家门,乡愁就像是身影跟着我走四方。海峡两岸长达五十多年隔绝,而乡愁竟在我的血肉中旋成年轮。离家的游子哟,斩不断的是乡梦,卸不掉的是乡愁。我之所以才开放大陆探亲的1988年就回到了自己的生身故土衡阳,回去以后继续写了很多的乡愁诗。

  我知道的洛老虽然不以乡愁诗出名,但他的乡愁诗是写得相当出色的。《边界望乡》是洛老在1979年写的,那时他离开大陆整整三十年了,他站在边界的另一端,遥望另一端的故土,心潮是起伏跌宕。
  病了病了
  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结束语:我对洛老的采访也就这样轻松自如的结束了,离开前我送了自己的诗集《落叶与鸟》。这倒不是我敢在“关公面前舞刀”,而是在洛老这样的高人面前,只指望他老指点迷津,他收下我的诗集却说自己没有什么好送的,就把先前写好墨宝“雪落无声”送给了我。

   洛老说,明天将离,不知何时能来?嘱咐一定不要忘了寄张照片给他。我说,一定。还说了声谢谢,我走了。洛老是否再来?不知。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18-3-20 22:29
[i=s] 本帖最后由 我就在水一方 于 2018-3-21 00:32 编辑 [/i]

      苗洪老师写中国著名诗人帕男与台湾洛老诗魔”交往,其中五首诗,让人感觉诗句人生思念,生死情、写得饱满,圆润,地气足够。比如一:我走进水里烟里\她盈盈的眸子深处…比如二:顺便 请烟囱\在天空为我写一风长长的信…比如三:移向许多人都怕谈及的方向\而我确是那株被锯断的苦梨…比如五:…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诗离生活近了就缺乏距离美,离得远了就会显得空洞…台湾洛老诗魔这样说。
    洛老:我于1949年7月离乡去了台湾,行囊中除了一条军毯,就只带了艾青、冯至诗集各一册,本人的作品剪贴一本。到了台湾后,满腔热忱地投入诗歌创作。写诗、论诗、译诗、结诗社、办诗报、出诗刊。当我的作品得到读者认可后,有评论家评我是“诗魔”。的确,我对诗如痴如醉,诗能魔住我的心,但绝不能魔掉我的乡愁。自从迈出家门,乡愁就像是身影跟着我走四方。海峡两岸长达五十多年隔绝,而乡愁竟在我的血肉中旋成年轮。离家的游子哟,斩不断的是乡梦,卸不掉的是乡愁。我之所以才开放大陆探亲的1988年就回到了自己的生身故土衡阳,回去以后继续写了很多的乡愁诗。

  我(帕男)知道的洛老虽然不以乡愁诗出名,但他的乡愁诗是写得相当出色的。《边界望乡》是洛老在1979年写的,那时他离开大陆整整三十年了,他站在边界的另一端,遥望另一端的故土,心潮是起伏跌宕。
  洛老说,明天将离,不知何时能来?洛老是否再来?不知。 帕男的惋惜,也许是惋惜问之象洛老诗魔会再有?我说会有出现的,中国文化不分台湾,是统一袓宗传延。
    这篇苗洪老师文章【值得细读】,讲中国台湾思念回归情,讲李总几个讨论点,又借诗魔做人品格作风育人,又借著名诗人帕男专访诗魔洛老,点及当前文化发展……大赞!大赞!!
    以上仅是个人初略认为,不够代表全面,望更多读者发表见解。
作者: 苗洪    时间: 2018-3-23 23:40
首先,十分感谢您热忱的回复及评价.洛夫老师与云南诗人帕男的交往严格来说,是诗人与诗人的交往.他们同为永洲人可能是促使洛夫老师约见帕男的理由,但是实际上他们只谈诗歌.而乡愁在洛夫老师那里其实是一个升华且超越故土的概念.也就是说,洛夫老师的乡情具有普世意义.这也是他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主要原由.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18-3-24 06:45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800137&ptid=141704][color=#999999]苗洪 发表于 2018-3-23 23:40[/color][/url][/size]
首先,十分感谢您热忱的回复及评价.洛夫老师与云南诗人帕男的交往严格来说,是诗人与诗人的交往.他们同为永洲 ...[/quote]

    是,你文章也概述两个不同意义。喜欢洛老的诗。
作者: 我就在水一方    时间: 2018-3-24 06:45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800137&ptid=141704][color=#999999]苗洪 发表于 2018-3-23 23:40[/color][/url][/size]
首先,十分感谢您热忱的回复及评价.洛夫老师与云南诗人帕男的交往严格来说,是诗人与诗人的交往.他们同为永洲 ...[/quote]

    是,你文章也概述两个不同意义。喜欢洛老的诗。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www.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